布艺堆画

发布时间:2020-07-17 16:21

类型:传统手工级别:市级 地区:中原区

     布艺堆画是古画的一种布贴工艺。

     布艺堆画(又叫布堆画、布贴花、布摞花、拨花),以布为原料,有民间传说、戏剧人物、民俗生活、动物、花卉和各种吉祥图案,追求沉着和浓烈的色彩,富有浓郁地方特色。布艺堆画的创作是利用各色花布本身所具有的色相、纯度、明度及纹理图案作为创作元素,用剪刀替代画笔,通过巧妙的剪、创造性的粘贴,看似无序堆集的各色花布会带给人们意想不到的艺术美感。


     布艺堆画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,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南北朝时期,我国的荆楚一带就有了这种工艺的雏形。这种工艺在唐朝得到了充分的发展,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手工艺,叫“贴绢”和“堆绫”。

     贴绢是以单层丝织物剪成图案平贴,堆绫则是用丝绫或其他丝织物剪贴、堆叠拼成多层次的图案。古代有诗词这样描述:“新贴绣罗襦,双双金鹧鸪”,形容拼贴装饰衣裙的漂亮。

     堆绫工艺最盛行、技艺最成熟的时期是清代,至今故宫还收藏着用堆绫拼贴工艺作装饰纹样的袍、褂以及椅垫、荷包等物品。北京雍和宫内收藏着清代乾隆皇帝母亲亲手制作的一幅用不同颜色、不同形状的锦缎布料组合拼贴的绿度母绣像。

     布艺堆画古时地位甚高,在古代也只有皇室贵族、富商大贾才能拥有。并且多作为祖传保藏,普通黎民百姓只能是望洋兴叹,可望而不可及。也恰是它的珍贵稀有,使得其在中国传统手工艺中熠熠生辉,孤傲群芳。


     布艺堆画制作使用的主要材料和工具有凤尾纱布、绡、棉布、绒布、棉和白乳胶、剪子、刻刀、镊子、锥子等。

     可以看出,布艺堆画工艺在原材料的运用上充满创意、独具匠心。布艺堆画选用的主要材料有丝绸、花绫、绢、棉布和凤尾纱。布艺堆画选用凤尾纱为主要材料,可以制作出材料美、形式美、色彩美的装饰艺术品。系列成套,纱色由浅入深,韵味无穷,像传说中凤凰的羽毛一样美丽。

     丝绫堆绣工艺发展到现在已经打破了传统堆绫贴补的规范,创作出了绘画、浮雕、抽丝、贴线等多种新技法,其有着其独特的技艺,精细的做工和颇具民族特色的图案。


     布艺堆画主要是以国画为基础,因而具有传统国画的艺术风格。布衣堆画经过勾勒、剪切、堆砌、粘贴等繁琐的工艺,纯手工制作而成,形象逼真、细腻、具有立体感,极富各种造型和欣赏价值。

     布艺堆画具有极高的民族特色,同时以时尚与艺术的完美结合、优美的造型、丰富的色彩、高雅的文化内涵,深受东南亚及西方人的推崇。过去,纯手工布艺贴画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,如今,布艺堆画更是代表着一种品位,一种生活格调。布衣堆画以低调而华丽的美,屹立于艺术花园。

     别具一格的艺术特点是布艺堆画区别于其他艺术的显著之处,布艺堆画在民间流传千年,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。


     布艺堆画的创作是以民间传统习俗、景物为依据,因而具有很强、很浓厚的民间文化特点;布艺堆画保留了国画的创作艺术,是中国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花园的一个代表;布艺堆画做工精细,作品具有很强的立体感,可用于室内装饰、美化环境,具有很好的艺术观赏效果。

     千年的流传,布艺堆画集劳动人民智慧结晶、中华文化精华、显著的地域特色于一身,不仅显示出其本身厚重的文化底蕴、优秀的审美价值、独特的艺术特色,而且对传播优秀中华文化艺术具有很好的宣传作用。



分享:


分享到:

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