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助力乡村文化振兴,按照郑州市“新时代 新征程 新风貌”2024年郑州市十大群众文化活动实施方案》的通知”——2024郑州市“我的乡村文化合作社”才艺大赛工作安排。9月9——11日,郑州文化馆文化志愿者服务部组织拍摄组到惠济区为作品《黄河澄泥砚》开展辅导、提升拍摄工作。拍摄组先后参观了澄泥砚设计、生产制作流程,深度挖掘作品含义,设计文案,确定拍摄脚本及现场,以实际行动努力打造郑州市参加河南省“我的乡村文化合作社”才艺大赛作品。

黄河澄泥砚是中国传统工艺品之一,传统书法用具之一,始于汉,盛于唐宋,迄今已有千余年历史。从唐代起,端砚、歙砚、洮河砚和澄泥砚被并称为“四大名砚”。它经过澄洗的细泥作为原料加工烧制而成,因此澄泥砚质地细腻,犹如婴儿皮肤一般,而且具有贮水不涸,历寒不冰,发墨而不损毫,滋润胜水可与石质佳砚相媲美的特点。

惠济区古荥镇孙庄村文化合作社王玲,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黄河澄泥砚传承人,高级工艺美术师,药物澄泥砚制作工艺发明人,国家级“德艺双馨民间文艺家”。她自幼喜欢画画和雕塑,跟父亲学习制坯技艺,后又学习雕刻技艺。几十年来,一直致力于黄河澄泥砚技艺的传承和发展。先后培养了500多名学生,有的学生自己成立工作室,也成为工艺美术大师、非遗传承人;学生中还有一部分残疾人,她手把手的教,让她们尽快掌握设计、烧制技艺,用自己的心灵手巧创作文创产品,成为走入社会后安身立命的本领;她把黄河澄泥砚技艺带进大学生校园,让更多大学生了解、传承,用他们新时代年轻人的思想创新,讲好黄河故事,传承黄河文化。